政策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根本依循

时间:2018-06-11 作者: 浏览:9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根本依循

原标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根本依循

刚刚闭幕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会议,是高校党的建设历史上的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讲话,我们既备受鼓舞,感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更准了、腰杆更硬了、底气更足了”,同时深受鞭策,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实了,要求更严了。

讲话深刻论述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越需要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越渴求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才能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完成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更好地服务大局,不断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

讲话彰显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鲜明的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部署,就是为了更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发展。这些年,广大师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功不可没。同时也要看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挑战更加严峻、承担的任务也更加繁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有待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育人功能有待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有待加强,高校党委领导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以创新的思路和机制来突破,必须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抓住精神实质学,从历史方位的新阐释、价值定位的新导向、工作布局的新要求三个方面悟透精髓所在;要善于把握形势学,认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要在总结反思中学,坚持问题导向,找出差距不足,务实推动工作。

讲话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与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必须围绕人这个中心,做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中不断给学生以思想启迪和文化滋养,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按规律办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教书育人、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准确把握这一系列实践要求,最根本的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新型大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及、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落实好学校党委主体责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同时也负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我们要始终把这一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要不断强化院(系)级党组织抓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业主责意识。要坚持选优配强院(系)党委书记,严格执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实施细则,开展基层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始终保持“听党话、跟党走”的优良传统。要切实保障党支部发挥主心骨作用,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主心骨作用发挥情况列为每年党支部分类考核和“三会一课”交叉互审重要内容,不断激发党员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主人翁意识。

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国人民大学将发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的独特优势,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加强建设、推进改革,让课堂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一体两翼”教学模式,其中的“一体”即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两翼”即“研究型+互动型”教学。在“三位一体”模式中,学校在注重系统讲授基础上,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为学生解析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专设两个学时的社会实践课,指导学生在全国展开实践活动,便于其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深入开展“名家领读经典”活动,邀请名师大家为大学生共上一门思政课。学校将大力建设“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努力将这个中心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平台、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大学生思政教育评估中心以及大学生舆情监测平台。

增强阵地意识。课堂讲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不断增强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我们要抓好课堂讲坛的阵地管理,严格落实好“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这一要求,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履行教师义务作为教学基本要求,严格执行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教学考核、教材使用、教学过程督导制度,对在课堂教学中传播错误观点和言论的,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对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依法依规依纪坚决予以处理。要落实好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守宣传纪律,真正负起管理责任,绝不给各种错误观点在校园传播提供渠道。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改革创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塑造人的思想品格、提升人的人文修养、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我们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广“红船领航”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读史读经典”“千人百村”社会调研等品牌活动的优秀经验。要结合校训、校史为核心的校园精神,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引导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师生员工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魅力,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我们要通过校训、校歌、校风的凝练和传扬,让青年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大学80年来与党同呼吸、共命运的伟大历程,培养知恩感恩、追比先贤的精神品质。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新时期新形势,高校面临的社会环境和高校内部的治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70、80后”居多的青年教师和“9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心理也体现出新的特征,这些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像选拔、关心和培养教学科研骨干队伍一样,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花大力气建设一支眼界开阔、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坚持高标准选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把政治坚定和在理论上、业务上、沟通上有专长的优秀干部选拔到思想政治工作部门,通过“学工系统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等项目,探索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教师研修工作,拓展海外研修、校外挂职和基层锻炼计划,关心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的成长,切实提高工作生活待遇,让他们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保障力量。

推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和知识传播的重要领域、师生学习生活的创新空间、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重新构设了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时空环境,也为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善用互联网、借助新技术,采集、整理、推送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以即时互动、实时影响、随时调整的方式影响高校师生员工,开展平等对话、提升教育效果。我们将优化教育模式,推进“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网上“学务中心”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的“课外学习成绩单”,激发学生主体性,活跃基层组织,构建“我们一起”的互动教育体系。同时,要积极发挥校园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的引导作用,有方向地发起思想政治工作话题,提出并解答问题,引导师生员工在新媒体环境下“点赞”“转发”“评论”“亮表情”“晒心情”,通过同频共振、心灵共鸣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

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单是高校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的工作职能,也是高校各个部门、所有高校教师的共同责任。我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多方参与、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格局,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协同演奏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乐章。学校党委将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做好保障,形成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推动形成专兼职思政工作人员协调配合、教学单位与职能部门协同努力、共同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